彩神彩票娱乐 - 新版APP下载-安全购彩
彩神彩票下载app2023-01-31 16:05

彩神彩票娱乐

(新春走基层)“人日”祭拜“诗圣”杜甫活动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******

  中新网成都1月28日电 (记者 安源)一年一度的人日游草堂祭祀活动于28日农历正月初七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,各界人士齐聚草堂大雅堂前,祭拜先贤,缅怀诗圣,传承中华文脉精神,弘扬民族道德华章。

  上午十时,在盛装仪仗的带领下,伴着古乐声,庄严肃穆的祭祀队伍缓缓走向大雅堂,分别完成了净手、奠帛、舞祭、礼祭、乐祭等环节;主祭人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李明泉先生诵读祭文,并带领各界民众在司仪的唱礼声中向诗人塑像三鞠躬,以表达对诗圣杜甫的深深敬意。

祭祀活动现场。 安源 摄祭祀活动现场。 安源 摄

  祭拜仪式结束后,随即举行了“人日游草堂”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内容——“草堂唱和”诗会。今年诗会前期特别走进学校,征集诗歌故事视频参赛作品,将诗歌故事进行线上传播,激发青少年及家庭对诗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;现场以诗歌朗诵、诗歌讲解、诗歌故事解读等形式分享诗歌趣味故事,引来大批观众驻足欣赏。最后,还举行了《蜀.风流人物——草堂杜甫》纪录片导演见面会,听导演解析拍摄诗圣杜甫的故事。

  此次活动杜甫草堂还在工部祠杜甫塑像前布置供桌,备齐鲜花、文房四宝和大量红梅枝以供自发前来的民众取用祭拜杜甫,以表达对诗圣杜甫的崇敬,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。

 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刘洪向记者介绍,杜甫草堂博物馆的古礼祭拜诗圣仪式自2009年恢复以来,先后邀请了文化名人张志烈、谭继和、魏明伦、康震、梁平、阿来、吉狄马加、李敬泽等担任“人日”祭拜仪式主祭人。“诗圣杜甫是大雅文化的代表,诗圣祭拜仪式是后人表达对先贤尊崇的一种方式;草堂唱和诗会则是传承诗歌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。”刘洪馆长表示,“今日的人日游草堂活动不仅是一场歌颂友谊、传承文化的节日盛会,更是一个弘扬中华民族魂魄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优秀平台。”

祭祀活动现场。 安源 摄祭祀活动现场。 安源 摄

  据悉,人日游草堂历史源远流长,自宋代以来,杜甫草堂每年都会迎来大量的文人墨客,共同祭拜诗圣杜甫。时至清代,诗人、书法家何绍基特地于“人日”这一天行至杜甫草堂向诗圣祭拜,并题“锦水春风公占却,草堂人日我归来”对联一幅,由此打开了成都人日游草堂的风俗传统。如今,每年人日,成都市民相携至草堂,吟唱杜诗,赏梅祈福已是不成文的相互约定。(完)

  • 中国西北“空中杂技”传承600年诠释“莫等闲”******

      (新春见闻)中国西北“空中杂技”传承600年诠释“莫等闲”

      中新社青海湟中2月4日电 题:中国西北“空中杂技”传承600年诠释“莫等闲”

      作者 李隽

      “我是‘孙悟空’,我是‘财神’……”根据角色设计,一群小男孩早上7点半就挤在屋子里,为当日的“空中杂技”高台打脸谱。

     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三,是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(高台)之乡”青海省湟中县拦隆口镇千户营村老老少少最期待的日子。

      被称为“空中杂技”的高台在千户营村已有600多年历史,是将装扮着传统戏剧人物的孩童,绑在接近两层楼高的木料或铁杆上,其下有台板支撑,讲述《五虎上将》《封神榜》《大闹天宫》等传统戏剧故事,是集当地绘画、刺绣、木雕等民间技艺于一体的高空造型艺术,以高、悬、妙、奇著称。2008年被列入中国第二批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。

      “老辈人说千户营高台是明代洪武年间从南京传到这里的,到我这一辈是第13代。”61岁的千户营高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富先说,“高台娃娃都是五六岁的小娃娃,要勇敢能吃苦才能绑,长大了体重大了,在高台上不稳当。”

      上午10点半,村民们在村里山神庙集合,20多个扮了相的小男孩依次顺着梯子爬上屋顶,高台匠人根据戏剧曲目,将他们用红布绑在踏板上。一旁,没有“抢到”扮相的孩子一脸羡慕。

      “高台娃娃都是故事里菩萨、英雄的化身,寓意吉祥,村里的孩子每年都抢着上高台,稍有犹豫就错失良机。”千户营高台第14代传人之一陈虎邦说,“我们小时候抢扮相,老一辈都说‘莫等,一等就是3年。’”

      “一等就是3年,很多娃娃3年后就长大很多,想绑也绑不成了。”李富先说,按照老人们留下的规矩,绑高台,一绑三年才能换人,自己六岁时就绑过。

      每年因戏剧曲目不同,高台造型也会有差异,但脚踏鳌头、面目狰狞的“魁星”高台,600年来从未改变。

      “‘魁星’寓意‘点状元’,村里考大学的人家,都搭红祈福希望独占鳌头。”李富先说,千户营的高台从最初的三台,到之后的五台、七台、九台,绑单不绑双,所以现在增加到了十九台。

      中午12点,伴着一阵鞭炮和锣鼓声,以千户营高台为主的社火队开始表演,所到之处欢呼吆喝声不断,不时有村民上前搭红祈福。

      社火队中,与“空中杂技”高台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高跷表演惊险吸睛。“哪吒”“悟空”等20多个戏剧人物踩着两米多高的高跷扭着身子,诙谐生动。

      “最高的高跷有三米多,有三四十斤重,也是我们湟中的特色。”据陈虎邦介绍,湟中县鲁沙尔镇是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(高跷)之乡”,正月里踩高跷被民众称为“空中舞蹈”。

      在地处中国西北的青海省农业区,多地都有高台、高跷表演传统,只是千户营的表演文化底蕴更为深厚,小孩子们争抢着绑高台的场景也独树一帜。

      “老人们都说过年时绑了高台,踩高跷,孩子们身体健康、学业有成,来年事事都会吉祥如意。”李富先说。(完)

    中国网客户端

   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    彩神彩票地图